《中医养生学》—— 睡眠养生

2017-04-11来源: 金福眉

  人的一生时间中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,睡眠对于人而言是及其重要的,因此在养生中,睡眠养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,了解它才能更好的达到养生的目的。

 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睡眠对人体的好处:1、消除疲劳2、保护大脑3、增强免疫4、促进发育5、利于美容。其次了解下睡眠养生,睡眠养生就是根据宇宙与人体阴阳变化的规律,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,以保证睡眠质量,恢复机体疲劳,养蓄精神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、强身益寿的目的。

  了解完上述的内容之后我们来看看睡眠养生到底需要注意哪几样:

  一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

  足够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保证,但人的睡眠时间多长才算足够,很难机械规定。一般而言年龄越小,睡眠时间越长,次数也越多。但是由于老人睡眠质量差反而应当增加必要的休息,尤以午睡为重要,夜间睡眠时间也应参照少儿标准。正如古代约生家说:“少寐乃老人大患”,《古今嘉言》认为老年人宜“遇有睡思则就枕”。

  其次实际生活中可以使用下面的标准检查是否较高的睡眠质量:①入睡快。上床后5~15分钟进入睡眠幢态;②睡眠深。睡中呼吸匀长,无鼾声,不易惊醒;③无起夜。睡中梦少,无梦惊现象,很少起夜;④起床快。早晨醒来身体轻盈,精神好;⑤白天头脑清晰,工作效率高,不困倦。

  那么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呢?其实很简单,就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,符合觉醒——睡眠节律,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基本保障。《类修要诀·养生要诀》总结为:“春夏宜早起,秋冬任晏眠,晏忌日出后,早忌鸡鸣前”。而现代研究发现,夜间0点至4点,机体各器官功率降至最低;中午12点至1点,是人体文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,因此子午睡眠的质量和效率都好,符会养生道理。

  二、睡眠的姿势

  (一)常人宜右侧卧:这是因为右侧卧优点在于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,利于减轻心脏负荷,使心输出量增多。另外,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,肝藏血最多,加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代谢。右侧卧时,胃及十二指肠的出口均在下方,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,故《老老恒言》说:“如食后必欲卧,宜右侧以舒脾气”。

  (二)孕妇宜左侧卧:孕妇宜取左侧卧,尤其是进入中、晚期妊娠的人,此时大约有80%孕妇子宫右旋倾斜,使右侧输尿管受压,易产生尿潴留倾向,长期可致右侧肾盂肾炎。另外,右侧卧可压迫腹部下腔静脉,影响血液回流,不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。

  (三)婴幼儿睡姿:婴幼儿睡眠时,应在大人的帮助下经常地变换体位,每隔1~2小时翻一次身。

  (四)老人及病人睡姿:对于老年人仰卧、俯卧、左侧卧均不适宜,以右侧卧最好。对于有瘀血症状的心脏病人,如肺心病人等一般不宜取左侧卧或俯卧,以防心脏负荷过大。在《千金要方》中孙思邈还提出,“凡人眠勿脚悬踏高处,久成肾水”。头低脚高位置睡觉,易得肾脏疾患。

  三、睡眠环境及禁忌

  (一)睡眠环境:恬淡宁静、光线幽暗、空气新鲜、温湿度适宜

  (二)睡眠禁忌:

  1、睡前禁忌:睡前不宜饱食、饥饿又或大量饮水及浓茶、咖啡等饮料。《彭祖摄生养性论》说:“饱食偃卧则气伤”,《陶真人卫生歌》说:“晚食常宜申酉前,何夜徒劳滞胸膈”都说明了饱食即卧,则脾胃不运,食滞胸脘,化湿成痰,大伤阳气。

  2、睡中禁忌:寝卧忌当风,对炉火、对灯光。睡卧时头对门窗风口,易成风入脑户引起面瘫、偏瘫。卧时头对炉火、暖气,易使火攻上焦,造成咽干目赤鼻衄,甚则头痛。卧时头对灯光则神不寐,其次卧忌言语哼唱。

  3、醒后禁忌:古人云:“早起者多高寿”,故醒后忌恋床不起,“令四肢昏沉,精神瞢昧”(《混俗颐生录》)。睡懒觉不利于人体阳气宣发,使气机不畅,易生滞疾。

  四、失眠的预防

  防治失眠,自古至今方法很多,可概括为病因防治、心理防治、体育防治、食物防治、药物防治、气功防治、针灸按摩几方面,概括介绍如下:

  (一)病因防治

  对于身体因素、起居失常、环境因素等造成的失眠,宜采用病因疗法,即消除失眠诱因。对身患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安眠的病人,应当首先治疗原发病,再纠正继发性失眠。

  (二)心理防治

  平素宜加强精神修养,遇事乐观超脱,不过分追求能力以外的名利,是避免情志过极造成失眠的良方。青年人则应学会贺驭自己情感,放松思想;老年人则要学会培养对生活的浓厚兴趣,每天对生活内容作出紧凑的安排,防止白天萎靡不振。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。即上床前放松精神,建立自信心,并对自己说:“今晚我一定能睡着”。躺好后默念:“我头沉了,我疲劳了;我肩沉了,我很累了;我臂沉了,工作完成了;我腿沉了,我要睡了”。长期进行这朴的自我训练,可以形成良好条件反射,乃至上床就着。

  (三)体育防治

  《老老恒言》中说:“盖行则身劳,劳则思息,动极而反于静,亦有其理”。体育锻炼不仅改善体质,加强心肺功能,而且对防治失眠有良好作用。一般在睡前2小时左右可选择一些适宜项目进行锻炼,以身体发热微汗出为度。

  (四)药物防治

  安眠药治疗失眠应用面最广,但一般说由于其依赖性等原因,不到不得已时不宜使用,或尽量少用。对于中老年人以及失眠不严重的人宜选中成药为佳。

  (五)食物防治

  失眠者可适当服用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,如蜂蜜、桂圆、牛奶、大枣、木耳等,还可配合药膳保健。常用药膳有:茯苓饼、银耳羹、百合粥、莲子粥、山药牛奶羹、黄酒核桃泥、芝麻糖、土豆蜜膏等。

  (六)气功按摩法

  失眠者可于睡前摆卧功姿势,然后行放松功。调节呼吸,全身放松,排除杂念,可帮助入静安眠。失眠者亦可躺在床上进行穴位按摩,如按揉双侧内关穴、神门穴、足三里穴及三阴交穴,左右交替揉搓涌泉穴等都有助于催眠。在气功按摩过程中要尽量作到心平气和,思想放松,如此效果才好。

  喜欢《中医养生学》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:jfmcha来了解更多内容。